2024年10月16日,“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錢塘(新)區環大學城創新生態圈建設正式啟動。
杭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胥偉華,浙江省經信廳二級巡視員孫自強,浙江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謝斌,浙江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施冬材,杭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王歆,錢塘區領導金承濤、沈燕俊、周妙榮、李豐、王學雄、馬于惠、楊帆,區內14所高校有關領導以及科研院所、金融服務機構、優秀科技型企業代表等參加。
“錢塘因產業而興、因創新而進。”錢塘新區黨工委書記、區委書記金承濤在啟動儀式上說,建設環大學城創新生態圈,是落實“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高效配置創新資源的重要舉措,也是發揮錢塘特色優勢、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因此,錢塘區將落實《錢塘(新)區環大學城創新生態圈建設方案》《環大學城創新生態圈若干扶持意見》,持續推動科技與產業雙向奔赴、新城與大學相互賦能,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先行區。
對錢塘而言,與大學為鄰是不可多得的創新資源。
從高教園區“以學為主”到環大學城創新生態圈“產學研協同”,從獨立的校園空間到開放的科創片區——一系列決策部署展現出錢塘的遞進和深化,這背后也深藏著錢塘“造圈”的底氣與信心。
新學期伊始,浙江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的各項儀器又“忙”了起來:從微觀材料分析到宏觀性能測試,不少像杭州興容科技有限公司這類優秀的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懷揣需求紛至沓來,實驗室內好不熱鬧。
這是錢塘推進校企資源聯動、助力科技創新發展的生動場景。2021年3月,錢塘(新)區設立杭州錢塘科學城,以城市為實驗室,充分撬動錢塘的產業優勢資源與高教園區的豐沛科教資源,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在這座剛滿“三周歲”的“城”里,去年成立的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錢塘科學城)產教聯合體,已經作為浙江省唯一案例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
會議現場也亮出了今年錢塘“造圈”新簽約的三批環大學城創新生態圈建設重點項目,其中包括杭州興容科技有限公司與杭州大創小鎮管理辦公室共同簽約的《薄層化、高容量MLCC電子材料的研發和制造項目》。
環大學城創新生態圈是“教科人”良性循環的頂層設計和有力實踐。“希望錢塘區環大學城創新生態圈在打造‘教科人’‘政校企’合作標志性窗口、推進高質量融合發展、深化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機制等方面,展現新優勢,塑造新格局,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錢塘區孵化、更多優秀大學生留區就業、更多優質項目扎根發展。”杭州市副市長胥偉華在啟動儀式上指出,錢塘區作為浙江省首個新區,希望以此為契機,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延伸產業鏈,實現創新和產業的“雙鏈融合”。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人民網記者郭揚、錢塘發布等相關媒體